找到相关内容165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1)

    佛通偈═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,不是一样吗?  其他诸说,但自行检索本书,即可了然于心,印光的提倡念佛,与师父的提倡坐禅,两者的思考方式完全相同,唯一般学者蒙昧不察,只取自己偏好的那个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57022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六辑

    促进和平安乐的事。  (五)正命-正当的生活,远离诈术、显异、占卜、吉凶、攀附权贵等邪命,而能如法自活。  (六)正精进-依正确的修行方法,与正当的生活言行,努力不懈,永不退转。所谓“诸恶莫作,众善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870232.html
  • 如瑞: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

    则佛法失坠,僧团失和。而戒定慧三学中,戒学居首,“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,由慧趣入解脱”。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佛教&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870281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二)

    恐惧;③法施,即教授技术、开示经法、劝人为善等。持戒波罗蜜也有三种:①摄律仪戒,即七众弟子各所受别解脱戒,此侧重在“诸恶莫作”;②摄善法戒,即定共戒和道共戒。定共戒,是在禅定止观之中,自然防非止恶之戒礼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770425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释疑篇(二)

    ,全中国的人,倘能以佛陀为先觉,而努力求觉行圆满的精进,必有裨于民治之实现无疑。何以故?自觉自治之基础既立,即众治由是完成故。(P134)  一七、劝人为善是僧徒之职责  诸位!经中有句话:“诸恶莫作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970428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四)

    到全人类的八识田中去,使得大家皆能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所以佛法是(P 427)教化众生断恶修善,转迷成悟的指南针,是救己救人,救国家,救人类的妙药;决不是如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们,以为佛法只能保佑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3.html
  • 玄奘大师归途拜谒感通道场

    ’是‘用’。”对于一切事相,一切事理,能够通达明燎而没有错误,就叫“明”。对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,就是省察的功夫。我们要常常反省、点检、观察,而后才能做到改过,才能做到积善,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如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871160.html
  • 天台龙象 台湾高僧──斌宗法师(1911~1958)的生平与思想

    圆满成就」 ( 注 58)。斌宗推尊  大乘戒法─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「当作之善而不作,在大乘菩萨法  中,亦为犯戒(斌宗原注云:  此谓止犯, 止善不作之犯)」 ( 注 59),主张受戒要受真戒不要受...

    尹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571195.html
  • 王雷泉:佛教教育的目的、方法及前瞻

    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《老子》第四十九章指出:“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”而佛教最为重要的《七佛通诫偈》,则对上述儒道二家所说的人心与道心、圣人心与百姓心的关系,从实践角度作了高度概括:“诸恶莫作,众善...

    王雷泉 (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773263.html
  • 葛茵卡教授:佛陀:和平的使者

     Sabba papassa akaranam   诸恶莫作——就是戒绝所有身体及言语上,会伤害到其他众生,并且会干扰他们的安详与和谐的不善行为。 ...

    葛茵卡 (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373332.html